杰出书法家徐立明谈研习毛体书法的体会
近日,一项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毛体书法作品在江西诞生。
该作品全长298米长、宽0.98米,由中国杰出书法家徐立明先生主笔,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书写的内容全部取材于毛主席诗词,从头至尾用毛体书法一气呵成。他怀着对一代伟人毛主席主席的崇拜,和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之际。他历时三个多月,耗资数万元,泼墨书写毛体书法长卷。(附照片)
记者采访徐立明先生,他对习练毛体书法感触良多......
他兴高采烈地说:他谈到毛体书法,先要了解毛体书法的发展过程,把握其书法演化规律,体验毛主席经由书法反映出深刻思想内涵。
他说:毛主席书法的演变,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——青年时代可谓一阶段。这一阶段多为楷书,字体工而有力,有些写得特别工整。1921年到1949年,可谓二阶段。在建党初期,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,他运筹帷幄,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,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(书)而不是草。三十年代字体清秀,字形略长,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。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,如1941年致毛岸英、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。1949年进北京以后,可谓第三阶段。这时,情况变了,条件好了,毛主席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,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。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,越写越草。然而,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,给民主人士、老先生、科学家、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,有些写得非常之草;反之,对文化程度低的人,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。
毛主席的书体,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,这和笔有关系。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。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。要观察毛主席字体的变化,除从总体上看,还有一个办法,就是看他的签名。1943年以前“毛主席”的“毛”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,再这么一转,一笔写成。1943年以后,“毛”字写成四笔,先点三点,然后再竖弯勾。到1948年、1949年,又变了,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,“毛主席”三个字中,“毛”字变化不大,“泽东”二字变化则很大。
50年代以后,毛主席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,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。
进城以后,毛主席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,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,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,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主席购买书籍、收集字帖,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。50年代毛主席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,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,六七次,甚至十来次。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,且多为草书。毛主席的书法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,例如他书写的诗词,给华罗庚、章士钊的信件等,都非常之美。有一位朋友对我说,看毛主席手迹是一种享受,看过后还是想看,每看一遍都受启发。毛主席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。
二是梳理毛氏书法的特点,做到心中有法,脉通气连。 毛主席从青少年时代到老年,一直酷爱书法。他对书法这门民族文化的艺术有浓厚的兴趣,有深厚的感情。
从1915年到1976年, 毛主席在书法世界里游历了60多年,留下了450多件墨迹,其中有文章手稿、文件批语、读书批注、题词题字等,长则千、万字,短则二、三字。他的书法作品流布中外,传遍千家万户。
毛主席的著作甚丰,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,却没有专门论述,因而无法窥其见解的全貌。但从一些片言只语中,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:
一、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。他说:“字的结构有大小、疏密,笔划有长短、粗细、曲直、交叉,笔势上又有虚与实,动与静,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、黑白之间的关系。你看,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!既有矛盾,又有协调统一。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!”
二、字要骨神兼备。他指出:“人有像貌、筋骨、精神,字也有像貌、筋骨、神韵。”因此,临帖,“初要照原样写,以后练多了,要仿其形,取其神。”他说,“字和人一样,也有筋骨和灵魂。练久了,就会找到筋骨,写出神韵。”所谓筋骨,是字的形貌、气势和力量;所谓灵魂,是字的内质、神韵。古人的字,一般地说,北碑尚骨,南帖尚神。毛主席则主张骨神兼备。
三、既广采博取,又具风格。毛主席说:“学字要有帖,学好后要发挥。习字要有体,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,要兼学并蓄,广采博取,有自己的创新,自己的风格,才能引人入胜。”
这些书法理论,是毛主席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。
毛主席诗词大气磅礴,书法苍劲豪放、具风格,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至高的地位。诠释了毛主席诗词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,以美伦美奂彰显了毛主席诗词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收藏价值。
三是循序渐进,继承中创新;书法是学问而不是技巧。研究和创作毛主席诗词书法,不仅可以启发读者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豪壮气概,更能领略到作为普通人丰富的情感世界。所以,写毛体书法,不是胸无点墨的机械临摹,书者要有一定的个人修养和思想境界,才能写出毛体书法的精神内涵,才能带人进入那种指点江山、挥斥方遒的恢弘气场。毛主席主席特型演员古云,正是以自己不凡的学识和人生经历凝练的毛体书法,赢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可。
毛主席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,熔百家于一炉,龙飞凤舞,俏俊飘逸,大气磅礴,豪放酣畅,世人尊之为“毛体”。其狂草源于张旭、怀素,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特别是毛主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写的行草书体,体势开张、雍容大度,章法纵横驰骋,笔墨潇洒,为千古绝唱。
在长期书法研究学习的过程中,要取魏晋、临明清、习毛主席等贤达书家风貌,师古法,取百家,融一家。
“字在字外,要从字中走出来,博览群书,开阔眼界,丰富经历,才能赋字以神韵。”
徐立明会长说,“学古不泥,熔铸古今,书法应该有时代的精神。”